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从1991年(八五)开始从事地物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建模仿真研究。1996年(九五)开始研究基于OpenGL的地物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生成方法。并于1998年获批“地物背景红外成像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始关注红外场景生成的成像系统建模问题。2002年(十五)开始研究基于Vega/Vega Prime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实现红外场景的高速生成。并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红外成像系统模型的动态性能评估”和“基于三角形靶标的光电成像系统性能表征方法”,进一步研究红外成像系统的评估问题。鉴于红外动态场景生成在国防领域重要作用,以及国外动态场景仿真软件的不透明性,团队从2005年(十一五)开始转向开发自主可控的红外动态场景仿真平台,基于开源引擎OGRE研究基于GPU的实时红外图像生成技术;于200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电图像背景杂波量化及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开始研究大规模复杂场景中的杂波问题。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专注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成像和光电协同优化的3D渲染器和渲染系统,旨在超越3D实时和高置信度场景模拟技术的界限。针对光电技术、成像系统测试与设计、虚拟现实等提供智能成像系统和智能算法解决方案。经过不断积累与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第一性原理的PRISSE仿真平台,旨在生成无源宽带、多光谱、高光谱、偏振、有源激光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集。

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从2011年(十二五)开始重点研究红外场景仿真中成像传感器的精细建模,一体化地考虑红外动态场景生成中各要素的融合问题,基于开源渲染引擎实现了目标-背景-大气-成像传感器全链路仿真的自主可控。2015年(十三五)开始重点优化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中各模块的可信性问题,从物理原理上实现了红外动态场景仿真的高精度建模。2020年(十四五)开始作为骨干团队承担HW软件工程五个子项中的“实时红外场景解算”和“成像效应解算”共两个子项的研究,开发了HW软件Ver1.0版本,并经多个专业研究所进行半实物仿真应用验证,结论为“可用”。2022年起,迭代HW软件Ver2.0版本,立足国情与研究院所的实际应用,持续打造自主可控、物理可信、高效易用的光电图像仿真套装PRISM。

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目前主要从事光电虚拟现实、成像系统仿真、目标与背景环境特性、干扰建模与仿真、基于FPGA方面的信号传输与图像处理、智能光子学以及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重大专项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其他类型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40余项。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近年来获省部级奖励7次,师德标兵3人,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取得授权专利50余项,累积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累计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0余名。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开拓进取,奋力前进,紧跟国家战略创新发展需求,在工程领域为国家建设发展不断提供新技术及培养专业人才,在学术领域奋力创新瞄准国际前沿取得一些列高水平学术成果。

如果您有兴趣作为博士后或博士/硕士生与我们合作,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email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working with us as a PostDoc or PhD / Master student, please contact us by email.

News

  • 2023-07-24: PRISM V2.0 is released, see the Gallery!
  • 2023-05-10: PRISM suite is released.
  • 2022-11-26: The site is published.